原创作者 | 周绍宇
前面几篇文章,我们一直在探讨抑郁症该服药多久这个问题,如果你都认真看了,相信会很有收获,合理的服药时间是保证抑郁症不复发的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在准备停药之前,一定要先评估将来复发的风险,风险越大,停药就越需要谨慎,有时候,长期服药也是无奈之选。
幸运的是,新型抗抑郁药一般副反应短暂而轻微,很多患者服药二三十年也没发现副反应,比起长期生活在黑暗之中,吃药虽然麻烦一点儿,也是值得的。
下面列出了导致抑郁症容易复发的10大风险,大家可以自己对照一下,如果有任何一项,在准备停药之前一定要主动告诉门诊医生,以便让医生做出更好的判断。
抑郁症复发的10大危险因素:
1、抑郁症的残留症状持续存在
经过系统的抗抑郁治疗,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明显好转,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经过评估,达到了正常范围)。
但是,临床治愈不等于症状完全消失。事实上,很多患者都会残留一些抑郁症状难以消除,比如说感到精力不如以前、睡眠还不好、食欲不佳、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甚至各种疼痛感等。
虽然他们已经达不到“疾病”的诊断标准,但是这些“个别症状”却并没有被完全消除,为今后的复发留下了隐患。
为什么说是隐患呢?
其实道理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扑救火灾的时候,如果只看明火已经扑灭就收工走人,这样就很不保险,很可能有些火星还没有完全扑灭,等我们走了之后,这些火星又死灰复燃,很快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
残留症状就像这些火星一样,是很大的隐患。
过去我们认为,复发次数的多少是预测将来会不会复发的最强指标,所以才有了“发作一次建议维持治疗多久,发作2次建议服药多久”的说法。
现在发现,残留症状比抑郁发作的次数更能预测将来复发的风险,残留症状越多、越重,将来复发的风险越大。
所以,我们在急性期治疗的时候,目标应该定的高一点儿,最好能达到症状完全消失,不剩残留症状,减少将来“复燃或复发”的风险。
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必须向这个目标努力,不能过早放弃。就像我们目标是考清华大学,就算没考上,一般至少也能弄个本科吧。如果原来目标定的太低,就可能连普通本科院校也考不上了。
2.之前多次抑郁发作史
经过多年的科普,“发作次数越多,需要服药时间越长”的观念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但是原来的说法忽视了其他的风险因素,比如说前面提到的残留症状问题,导致很多患者过早停药,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
这种现象到现在也没有消除,我还是经常听说,有些患者在询问医生时,医生只是简单的询问是第几次发作,服药多久了,就贸然下结论说可以停药了。
所以,医生的知识也要不断更新才行。如果你恰好读了我的这篇文章,我敢肯定,你在这方面已经超越很多医生了。
前面说了,第一次抑郁发作之后,今后有50%-85%的患者会复发。而且,随着复发次数增多,复发风险越来越大,每多发作一次,风险大约增加16%。
3.首次发作及后续发作症状重
如果抑郁症每次发作的时候症状很重,也是将来复发的风险因素。比如说有些患者发作时感到异常痛苦,生不如死,有严重的自杀观念或行为,浑身无力,连床都起不来,甚至不能讲话,有些还会出现一些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这些都说明症状严重,将来复发的风险大。
这里只是简单罗列了几个症状,抑郁症的轻重程度有赖于很多维度的综合判断,应该由医生来完成,大家就简单了解一下吧。
4.起病年龄早
抑郁症的起病年龄平均在20-30岁,一般认为25岁之前就算起病年龄早了。起病年龄早的患者,将来复发的概率也要大一些。
而且,25岁之前起病的患者,尤其是多次发作,每次病程很短,一用药很快就起效,还爱发脾气的患者,将来转为躁狂发作的概率也要高一些,需要引起重视。
5.共病其他精神障碍
抑郁症常常共病焦虑障碍、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物质滥用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这些也是导致抑郁症经常复发的危险因素。
抑郁和焦虑是一对“坏兄弟”,总是一起出现,这个大家都知道,这里主要说一下物质滥用,包括酒精、烟草、甚至各种毒品。
抑郁症患者开心不起来,很多人就会想着“借酒浇愁”,结果只会是“愁更愁”,抑郁症没缓解,酒精引起的新问题又出来了,导致恶性循环。
吸烟有害健康,还可能影响抗抑郁药物的血药浓度,也不建议用。
至于各种毒品,更是千万不能碰,抑郁症能治疗,但是毒瘾真的不好治,而且危害太大了,很多患者吸毒后产生幻觉,杀人放火,事后捶胸顿足也为时已晚,一个人沾染上毒品,很可能一个家庭就解体了。
好,今天先写5点,其中第一第二点可能是更强的预测指标,大家一定要重视,当然,后面的指标也都很重要,也都需要重视。下一篇文章我会继续介绍剩下的5大危险,欢迎继续关注,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