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第一章 概述
抑郁障碍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有的人把它比喻为精神的中的“感冒”,由此可见它存在的和常见性。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障碍将会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为严重的疾病负担,届时重度抑郁会成为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全人类的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第一节 抑郁障碍的概念
一、抑郁障碍的概念
抑郁障碍是一组症状群,是由与潜在的生物异常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组成,本病表现为心境显著和持久的低落超过2周,表现为精力减退、持续疲劳、活动减少以及兴趣感丧失。抑郁的病人可以从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到沉沦居丧、痛不欲生,甚至发生迟滞和木僵,部分病人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有的病人可出现各种躯体上的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并伴随着相应的思维和行为上的改变,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由于不少抑郁障碍病人不做积极性或科学性在治疗,可使抑郁障碍变成了慢性,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抑郁障碍在间歇期精神正常,不残留人格缺陷,虽然可多次的发作,但没有精神衰退之虑。
抑郁在医学上有3种含义:
1、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情绪状态;
2、是抑郁障碍的一个症状;
3、是抑郁障碍的本身
现代人所说的“抑郁症”是指的一类精神障碍,是情感障碍,我们要讨论抑郁障碍是的一个含义比较广泛的,除了包括传统分类中属于情感障碍范畴的单相抑郁发作(内源性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外,还包括:心境恶劣(旧时称神经症性抑郁)、心因性抑郁障碍、脑或躯体疾病伴随发作抑郁、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伴发抑郁、精神病后抑郁等。
二、抑郁障碍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1、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受损
抑郁障碍可显著的影响个体的心身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以及躯体活动,比如病人不能正常上班、工作能力下降、婚姻不和谐以及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出现,他们的许多功能受到了限制,日常生活明显受累,他们难以承担家庭和工作的责任。
2、抑郁障碍还可以增加病人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
由于抑郁障碍限制了人的活动能力和人的免疫能力,也就增加了人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会导致其他慢性疾病的出现。同时又由于抑郁障碍伴随有躯体障碍等症状的出现,使得病人有夸大症状程度的趋势,导致其参与治疗能力的降低,可因并发其他躯体疾病而延长住院的时间。慢性功能性疼痛是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或就诊的主诉,而抑郁也可以导致问题原因产生的疼痛症状明显的加重。患有抑郁障碍的病人由于心境郁闷,无法解脱,往往会借助于有轻度欣快和麻醉作用的香烟和酒精,因为很容易染上吸烟和酗酒的恶习。
3、社会危害性
抑郁障碍影响最为重要的抑郁障碍病人的自杀、自伤,甚至出现杀害亲人的危险性,2/3的抑郁障碍病人曾经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处于青春期的老年期两个年龄组的个体容易出现自杀,处于青春期出现自杀企图的情况比较多,而老年期的自杀率比较的高,自杀在青年和老人中发生率高的原因可能和酒精和药物滥用有率的增加有关系。自杀、自伤不仅仅给个人造成损伤和打击,并且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危害,尤其是出现杀害亲人等危害性的行为。
三、抑郁的病程和预后
单相抑郁障碍发作的结局通常是比较好的,如果治疗恰当,绝大多数的病人是可以完全缓解和康复。抑郁障碍的病程和结局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从遗传因素、存在或缺乏性人格障碍到病人能否得到家庭、朋友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其他人的帮助都有直接的关系。抑郁的预后的复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抑郁有很高的复发率,这和科学的治疗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临床的统计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复发发生在缓解后的2年内,过去发作的次数越多,复发的风险越高,残留症状、持续睡眠的紊乱以及存在的神经内分泌异常也可能提示疾病的复发,另外酒精中毒和药物的滥用也可以增加了复发的危险性。
1、病程的持续时间
临床中发现,抑郁发作可持续几天到几个月不等,还有持续数年甚至十几年的现象,一般会认为抑郁发作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6个月。
2、缓解和缓解率
在抑郁发作的不同类型中,双相性抑郁和原发性抑郁病人缓解较快,继发性抑郁缓解较慢,但若能成功的治疗原发疾病,继发性抑郁也可以迅速的缓解。
原发性抑郁和继发性抑郁的区别:
从病因不同来划分,临床上可将抑郁障碍分为原发性抑郁和继发性抑郁两大类,原发性抑郁主要临床类型为内源性抑郁和反应性抑郁,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一般的来讲有关因素是:
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包括其性质、强度等诸多方面因素;
2)、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思想、观念等文化传统;
3)、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和生活态度以及生活信念等。
继续性抑郁是由于各种病因如:药源性、严重躯体性疾病、器质性脑病、其他精神疾病导致了抑郁,所以又称为症状性抑郁障碍,它的特点是:
1)、都有明确的病因;
2)、在时间顺序上是先有其他疾病,后有抑郁的发作,两者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3)、无抑郁发作史;
4)、不会有第二次的发生;
5)、家族史不主要;
影响抑郁缓解慢的因素:存在幻觉、妄想和情感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具有神经症性人格特征,具有明显的疑病倾向者,患有重型抑郁障碍的6个月时一半病人病情缓解,2年时有3/4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其余1/4存在慢性抑郁症状,这些慢性抑郁症状缓解很缓慢,其中少数病人持续5年以上才能缓解。
抑郁症状的缓解先后:有些认知症状如存在对躯体症状较悲观、自我评价过低等缓解稍快一些,但认知歪曲、恐怖性回避、强迫症状、难于集中注意力等持续时间较长,许多症状逐渐缓解或在缓解过程中有波动,症状的反复波动会使得病人感觉到沮丧,让其烦恼,比如担心自己是否能完全的康复,是否能和原来一样等,社会功能损害持续时间长,这主要表现为丧失信心,社会性退缩,工作和人际交往困难等,在所有症状都缓解后,这些社会功能的损害仍可持续下去,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药物对抑郁障碍的治疗是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但由于抑郁障碍不仅仅带来的是躯体和精神上的症状,更主要的会损伤人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损伤的残余使得患者陷入了一种精神的困境中,这个期间的治疗则需要心理治疗来完成,所以对于抑郁障碍的治疗要从一个阶段或侧重点上给予客观的认识,而不能单纯的推崇心理治疗的作用和功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相辅相成的,只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同阶段选择或侧重点不同。
四、抑郁障碍的病因
到目前来,对于抑郁障碍的确切病因还没有一个固定或明确的结论,但目前,在主流上研究者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抑郁的发生是生化,遗传、精神动力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抑郁障碍的病因理解,一方面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抑郁障碍发生的综合作用,另一方面应正视不同患病的个体构成致病的各种因素侧重比例可能各不相同,有人认为,不论哪种因素为主所导致的抑郁临床表现,其最后通过都会通过人类大脑特定部位的生物化学物质的一系列的改变而形成,也就是说,人类产生抑郁情绪是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的。
一)、生物学因素
我们在这里主要认识人们研究最多的领域,单胺学说,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神经递质:5-HT和NE以及多巴胺,其中5-HT和NE被认为和人的抑郁障碍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2种神经递质。
1、5-HT 研究发现抑郁障碍病人的脑脊液中5-HT的代谢物5-HIAA五羟吲哚乙酸含量低下。
2、NE 某些抑郁障碍的发生和儿茶酚胺尤其在重要脑区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有关系。(瑞波西汀、瑞美隆、曲唑酮。奈法唑酮,安非他酮等药物、文拉法辛、三环类和四环类药物路滴美,盐酸米安色林等)
3、多巴胺 DA代谢物高香草酸(HVA)含量下降,DA功能减退。
二)、遗传因素
三)、心理社会因素
1、环境因素: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病前人格因素
2、心理学理论
第二章 抑郁障碍的诊断
一、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
抑郁是人的一种心情体验,不仅仅出现在患有抑郁障碍病人的身上,同样也会出现在正常的人的身上,比如说遇到挫折时表现的沮丧,失去亲人时表现的悲伤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体验,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当一个人的情绪以什么特征出现的时候,我们说他患上了抑郁障碍。
一、情感体验
1、抑郁情绪 这种情绪非常的痛苦和压抑,并且患者感觉到没有明显的原因所致,病人感觉到心情沉重、沮丧、无望、绝望、孤独、无欲等,自己好像已经被痛苦所压垮,自己经常的会无缘无故的流泪,有些病人会巧妙的掩饰他们的情绪变化,比如强装笑脸、逼迫自己热情饱满的进行工作或他人进行交流,往往不去主动的去诉说自己的抑郁情绪,严重的抑郁障碍常感觉到大悲无泪,没有了感情,处于麻木的状态。在临床上我们常用一个标准来进行界定,是指情绪在≥2周出现持续的消沉、不愉快,病人感觉到心情很坏,悲观郁闷,忧心忡忡,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说话声音低沉缓慢,动作迟缓,行为减少,不愿意和人交往,自我评价过低,缺乏信心,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兴趣,觉得度日如年,有生不如死的感觉,严重者心情极度的不愉快,自责自罪,丧失食欲,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者出现了自杀的行为等。
2、焦虑 焦虑是抑郁障碍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之一,尽管我们在谈论的说是人的抑郁,是人的情绪低落和压抑,但在患者的情绪体验中“惊恐、烦恼和焦躁占据了他的整个神经,感受到周围的环境是那样的烦、乱,好像要把自己给吞没一样。病人常常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症状,比如会出现口干、心悸、发抖、出汗、肠胃不适、有窒息感、呼吸困难,经常性的头晕,眼花,躯体沉重,这些明显的症状常常的会让病人误认为自己有了躯体方面的疾病,进而又会加重了焦虑。这些症状还可能发展为惊恐障碍和恐怖性回避,很多病人早上很早的醒来,出现焦虑性沉思和躯体症状,感觉到自己难以面对即将开始的一天,这是诊断抑郁障碍的一项指标,病人会感觉到自己会发疯,失去控制,有灾难来临等。
3、激越 是指出现伴随运动不安的严重焦虑,他的小动作很多,是漫无目的的,比如他会出现不停的绞手指,或慌乱的翻东西,或不停的变换姿势,严重的时候完全不能坐下来,不停的踱步,或不停的扯自己的衣服,他们好像受到了惊吓一样。
4、易激惹 抑郁障碍病人还有易激惹的情况发生,会表现为容易发怒,争辩、吼叫、情绪失控、扔砸东西或采取暴力行为等过激行为。
5、情绪波动 抑郁障碍病人的情绪波动很常见,情绪变化得非常突然、剧烈,50%的病人情绪变化有节律性,其中大多数病人上午情绪最差,但有的病人会在下午三、四点或晚上情绪最低。
二、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的损失
1、快感的丧失 失去享受快乐的能力,这是抑郁障碍的第二个常见症状,在他们看来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他们感觉到快乐,他们不会因为天气好、别人的赞扬、玩耍等而感觉到高兴,也享受不到与朋友在一起或从事自己所爱好的活动时的快乐。
2、兴趣丧失 兴趣丧失是指兴趣还好的范围减少,强度减弱,表现在工作和生活,消遣娱乐,探求知识,对衣食和外表的追求等方面,在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中,情绪的丧失和快感丧失同属于一个诊断标准。
3、精力丧失 病人感到没有精力,似乎生命将要枯竭,他什么也不想干,根本就没有动力,即使勉强的做一点什么也感到力不从心和十分的困难,实际上什么也做不好做不成,病人有时也想到要变线振作精神,可怎么也振作不起来,病人痛苦的感到他们已经从根本上坏了,什么也记不起来,完全的丧失了思考的能力,脑子一片空洞。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做每一件事情,哪怕是最小的事情也要花巨大的努力,即使是日常最简单、最常规的事务,起床、梳头,穿衣服等都要艰难的努力来完成,工作、访友,重要的信件等就像耸立在病人面前的一座座高山,因为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对抗抑郁状态,这些事情常常被搁浅,最终他放弃了所有的活动,在痛苦中发呆,有时候产生一种实实在在想躺在床上的渴望,病人经常的尝试用各种对抗的方式来替代应采取的行动,但结果还是放弃行动。病人常常的抱怨自己懒散,精力耗竭了,自己太虚弱了,不能动弹,行动缓慢几乎达到了瘫痪的程度,他们忽略自己的孩子、饮食、家务、个人卫生,加上入睡困难使得病人极端的痛苦,难以忍受。
4、迟滞 有大约50%的抑郁病人感到行为迟缓,如走路非常的缓慢,整个精神检查过程中呆坐不动,病人的语言缓慢,忧郁显得有气无力,每说一句话都很简短,很少超过10个字,回答问题时很少 超过一句话,应答也很缓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做出回答,每个词语之间也很长的停顿。这种语言和行为迟缓并非思维迟缓所导致,而是因为注意力分散,思考困难所致。
5、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受损 抑郁障碍的病人思考表现在难于做出决定,思维反刍,注意力保持困难等,多数病人出现思维云集,思维奔逸,思维难以停止,病人感到头脑中充满了许多思绪,新的思绪不断涌现导致思维混乱,这使得病人思路模糊,混杂,缺乏中心,许多病人看起来思考困难和思维缓慢,事实是因为思维缺乏组织,而不是思维本身的迟缓所致,另外,有的病人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描述为思维好像被夺走了,严重的在阅读时候只能读几行,看电视只能坚持几分钟,也不能进行有效的交谈,抑郁障碍病人还会感觉到他们难于参与别人的交谈中,不能集中自己的思维,头脑沉重,思路茫然等。记忆力丧失也是常见表现,病人不能运用过去的知识,常忘记了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这些思维方面的困难和不断的加重的丧失感互相作用,使得病人每一刻都充满了沮丧的感觉,难于做出决定,有时候可表现为病人在思考最简单的事情时候也是显的忧郁不绝,甚至没有了反应。
三、躯体症状
1、食欲/体重下降 病人一般对饮食缺乏兴趣,觉得食物没有味道,偶尔出现食欲增强或发作性的饥饿感和暴食,食欲可以很快的变化,食欲下降的程度也各有差异,轻的不想进食,严重的则完全拒绝进食,在照料者的竭力劝说和诱导下才能进食。
2、睡眠障碍 抑郁长的病人睡眠极少或通宵的不能睡眠,病人经常躺在床上树小时不能入睡,或被痛苦的念头哦、混乱而焦虑的噩梦缠绕,清晨醒后头脑不清晰,困倦疲乏,有的次日醒来后很晚才起床,有的可整日的卧床不起,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睡眠障碍有三种类型,上床后超过1小时才能入睡称为睡眠初期障碍或入睡困难,严重的要2小时以上才能入睡;中段睡眠障碍也是很常见的,表现为睡眠过程中经常的醒来,醒后再入睡非常的困难,或即将到应当起床后才能入睡;第三种就是表现的早醒,比平时至少提前1小时醒来,提前2小时以上称为严重早醒,这都是判断抑郁障碍的标准,早醒后的病人情绪常处于一天中最低点,这时发生自杀的可能性最大,有时候可出现睡眠时间延长或睡眠节律紊乱,也就是白天睡眠过多。
3、性欲缺乏 病人很少谈起的。
四、思维内容障碍
1、认知异常 认知异常的内容可涉及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可以关系到自身或外界,病人想到过去有明显的自责和自罪,想到现在则感觉到自己无助无价值,同时有明显的疑病观念,在病人看来外部世界毫无用处,缺乏意义,甚至对自己有害,对未来充满了忧虑、悲观、无望、虚无渺茫,病人一般都有轻生的想法、随之出现自杀观念,当突然感到无望或绝望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自杀观念。
2、自罪观念和自罪感 自罪感是抑郁障碍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75%的病人有各种能程度的自罪感,自罪感分为三类:
1)、病理性自罪感:病人因为一些别人看来不严重的事责怪自己,他们明明知道这样的想法过分,但自己就是不能克制这样的想法出现。例如病人认为自己怠慢了孩子,可以尽职尽责而责怪自己,也会认为自己害了朋友,做了不明智的决定而深感后悔,常因为自己患病而指责自己,自罪感还常伴有无价值感。
2)、罪恶观念:病人感到别人在指责自己,严重时觉得已经受到他人的起诉,他有自知力,知道这只是自己的看法而已,严重时罪恶观念可演化成被害妄想。
3)、罪恶妄想:随着病情的加重,罪恶观念逐步脱离实际,对疾病的自知力逐步的丧失,病人夸大自己曾经是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的欠缺,吧这种看法是严重的罪行,有的罪恶妄想显然是过分的歪曲事实,如一位病人坚信自己使得他人患了病,有的病人会想到自己一旦进食就会有人被处死等。
3、无价值感和自我贬低 抑郁障碍的病人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可以宽容他人,但严于律己并且有点过分,不相信自己有优点,重症抑郁病人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病人常说别人不需要自己,不爱自己,自己不值得有朋友,对自己非常的不满意,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在各方面均是失败者,会失业,会颓废,若让病人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会列举出很多难以弥补的种种错误,有的病人甚至完全沉溺在自厌自憎的情感中。
4、疑病 抑郁障碍的病人有许多理由感到自己患了躯体疾病,他们以前患躯体疾病的时候也可能有情绪低落,食欲差和疲乏,从而联想到自己现在也在患有躯体疾病,也会将抑郁情绪或肌肉紧张感受,视为头疼、胸痛,病人会将焦虑发作时所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症状视为自己患躯体疾病的表现,当惊恐发作时则担心自己要死亡,虽然这些病人体验使得病人想到自己患了躯体疾病,但还没有达到疑病的程度,然而,如果有了预期性焦虑和担忧,情绪悲观,则常会出现疑病的症状,随着对外部环境的兴趣下降,病人对自身躯体的感受性升高,强烈的痛苦的担心自己患了重病,他们越来越坚信自己的身体是不健康的,已经腐烂或已经患病了,即使有证据否定了患病的可能性,扔不能动摇病人的疑病妄想,有时疑病妄想可能发展到极其荒谬的程度。
5、无望—厌世感 病人会感觉到前途暗淡,不舒畅,生活没有了目标,活下去没有意义,几乎没有康复的希望,更多的痛苦和烦恼将接踵而至,自杀的想法萦绕在自己的脑海中,甚至变成了自杀企图,认为一切希望破灭后,自然的要选择自杀,这样才能使自己从难以忍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补偿自己的罪过。自杀行为发生前可有一些先兆,比如出现即将于去世的亲人见面,写遗书,安排后事,行为谨慎,提防别人发现自己的动机等,严重者担心自杀会影响到孩子和父母,从而自杀前杀死这些亲人,自杀常发生在感觉到极度失望时,也可能出现在抑郁障碍症状较轻微的时候,这类自杀没有任何先兆,自杀行为往往继发于一种难以控制的自杀冲动,病人自己也很难说出什么原因。
6、妄想 有时严重的认知障碍会导致妄想的产生,主要有5类妄想的类型:罪恶妄想、贫穷妄想、疑病妄想、灾难妄想、虚无妄想。
五、少见的非特征性的症状
1、人格解体 人格解体虽然不是抑郁常见的症状,但一旦出现则往往比较的严重,病人感觉到自己不真实,觉得自己在演戏,或者是一个机器人,对这些异常的体验病人一般具有自知力,虽然这些不真实的感受使得病人极不舒服,但他们却很难用语音进行描述出来,只能用一些比喻来表达:我有一种自己不真实,频临死亡的可怕感觉,身体好象是木头做的,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机械性的做着任何事情。
2、现实解体 这是另外一种较少见但具有明显特征的症状,轻度的现实解体症状表现为感到周围环境缺乏色彩,并感觉到周围的人和生物好像都在故意对病人隐瞒他们的感情,比较严重的现实解体表现为感到周围任何事物均是人造的和不真实的,好像演戏的舞台布景。
3、强迫现象 20%~35%的抑郁病人会出现强迫症状,通过是抑郁发作前的前驱症状,某些病人在抑郁发作的过程出现强迫症状,抑郁症状恢复后强迫症状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临床常见的强迫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组:强迫检查和强迫重复;强迫整理;强迫思维,内容多是造成自身或他人的伤害或发生意外;强迫清洗;强迫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或强迫性不完美感。所以这些症状的核心是病人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出自自身的,并在意识中是反对的,但病人仍必须接受并屈从于这些想法和冲动,他们认识到这些想法都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并试图去停止这些想法,但又无能为力,最终病人对这些想法和行为的有意识抵抗会逐渐的消退,对某事或某物检查1~2遍是很正常的,许多情绪抑郁的人会忘记是否已经锁好门而返回检查,这种情况不叫强迫,除非他们明知已经锁好门了,仍要反复检查才放心,强迫性整理和洗涤也许是正常行为的夸大,判断其为病态的标准是这种行为占用了个体过多的时间并干扰了个体正常行为的进行,每天洗澡两次好象是一种强迫症状,但如果是一种症状,那么病人本人必须认为反复洗澡是不必要的并试图控制这一行为,强迫性张力和洗涤等仪式性行为通常是为了缓解某种强迫性恐惧,如害怕某种物品不按一定的方式摆放会弄伤人,担心不反复的洗涤会染上严重的疾病,严重时病人会反复洗手到手的皮肤溃烂。抑郁障碍病人的强迫性思维 常常带有攻击性或猥劣倾向,病人害怕弄伤自己或他人而不敢接触刀具,他们会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想在宗教仪式中大声的喊叫,反复产生毫无意义的想要杀死某人或某人亲属的想法,这种强迫思维通常为了避免有危害性的行为的发生,但当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强迫思维变成妄想时,均是非常危险的。
4、幻觉 由于悲伤或哀痛而常常看见死去的亲人或听到死去亲人的说话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幻觉在抑郁障碍患者中较为少见,一旦出现,则多为听幻觉,多是第二人称,持续性的,于抑郁情绪相关的诸如犯罪,死亡,个人缺陷,疾病,被否定或受惩罚等内容的幻觉,通过是独立的症状,在病人的诸多症状中并不突出,内容不很清楚。真正的幻觉常常出现在夜间,病人感觉到声音来源于体内,如听到声音从胃部发出,命令性幻觉的内容多是命令病人自伤,伤害他人或做某些事情。抑郁障碍的病人可以出现视觉歪曲症状,比如病人可以看到一张恐怖的面容或看到窗户上出现阴影,或是看到食物中有虫子在蠕动,对抑郁障碍的患者而言,真正的视幻觉很少见。
5、不协调性的精神病性表现 有写病人表现为典型的抑郁障碍,但存在自体幻视,被动体验,思维插入、怪异或荒谬的妄想,被责妄想、被影响妄想、被害妄想等症状,这些症状和第三人称听幻觉一起构成了精神分裂的一级症状,由于它们也在典型的抑郁障碍中出现,这就给鉴别诊断带了一定的困难,一个变通的办法是将这类病例称呼为“不协调性的精神病性抑郁障碍”,而不是精神分裂的一个亚种。
6、抑郁性木僵 病人常不语不动地躺在床上,胆怯退缩,有时完全处于木僵,有时在表现毫无目的的违拗,病人坐在餐桌前却不能进食,但通常可用汤匙喂食,放到他们手里的东西他们很快的握住,但却不知道怎么处理手中的东西,由于不会自我料理,这类病人常显的肮脏。 抑郁性木僵通过被看做是严重迟滞性或精神性抑郁的极端形式,对周围环境没有任何反映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症状,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大多数病人处于亚木僵状态,不饮不食,能说简单的话,长时间的注视空间某一处,当病人恢复后,常能很清楚地回忆当时的感受,并非常的痛苦。
二 抑郁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一、抑郁障碍的分类
1、内源性的抑郁和反应性的抑郁 内源性的抑郁主要有三个特征:1)、没有任何外在诱因,缺乏环境促发因素,缺乏反应性;2)、有一项生物学临床症状,包括提出的体重下降,精力下降,睡眠紊乱,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有时激越;3)、躯体治疗有效。它适合躯体治疗。反应性抑郁要求有出促发性事件或生活应激,并且自主神经紊乱少,同时抑郁症状随环境改变而波动,日常社会功能保存。适合心理治疗。
2、精神病性抑郁和神经症性抑郁 精神病性抑郁障碍被定义为有幻觉,妄想或抑郁性木僵的重度抑郁障碍。
3、单项抑郁和双项情感障碍 双项情感障碍是指躁狂和抑郁呈现交替性发作的情感障碍。
二、诊断标准(我国)
该标准是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标准。
1、32抑郁发作[F32]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的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的减轻;9)、性欲减退。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被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经持续2周;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说明:本抑郁发作标准仅适合单次发作的诊断。
2、32.1轻性抑郁障碍(轻抑郁) 除了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外,发作符合32抑郁发作的全部标准。
3、32.2无精神病症状的抑郁障碍 除了在32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4、32.3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障碍 除了在32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5、32.4复发性抑郁障碍[F32]
诊断标准:1)、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并在间隔至少2个月前,有过另一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2)、以前从未有躁狂符合任何一型躁狂、双项情感障碍,或环性情感障碍标准;3)、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发作。
6、32.41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轻抑郁 符合32.4复发性抑郁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合32.1轻抑郁的标准。
7、32.42复发性抑郁,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符合32.4复发性抑郁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合32.2无精神病症状的抑郁标准。
8、32.43复发性抑郁,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符合32.4复发性抑郁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合32.2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标准。
12、33.2恶劣心境
症状标准:持续存在心境低落,但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障碍的标准,同时无躁狂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较轻,自知力完整或较完整。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在这2年中,很少有持续2个月的心境正常间歇期。
排除标准:1)、心境变化并非躯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直接后果,也非分类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附加症状。2)、排除各型抑郁(包括慢性抑郁活环性情感障碍),一旦符合相应的其他类型情感障碍标准,则应作出相应的其他类型诊断。3)、排除抑郁性人格障碍。
第三章 抑郁障碍的治疗
待续.....
关于预防和治疗
一方面:心理调节,包括情绪控制。在香港 抑郁、焦虑、恐惧 等 这些症统称为“情绪病”,就是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些了解,学会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对预防和防止复发都是很有作用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对一部分抑郁有不错的效果。
另一方面,药物。身心是相互影响的。药物在生物化学的调节中起作用。轻微的抑郁不一定要药物可以自行恢复,严重的生化平衡遭到破坏就需要药物帮助。恢复后需要继续服药巩固一段时间,停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很多复发的就是因为不知道或者不相信医生的忠告,以为好了和原来一样就没事了,擅自停药造成恶果。
对于这两个方面孰轻孰重,好象一直有争议。其实不过是因为个体差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感受不同,各人找到对自己有效的适合的方法就好了。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方面:心理调节,包括情绪控制。在香港 抑郁、焦虑、恐惧 等 这些症统称为“情绪病”,就是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些了解,学会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对预防和防止复发都是很有作用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对一部分抑郁有不错的效果。
另一方面,药物。身心是相互影响的。药物在生物化学的调节中起作用。轻微的抑郁不一定要药物可以自行恢复,严重的生化平衡遭到破坏就需要药物帮助。恢复后需要继续服药巩固一段时间,停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很多复发的就是因为不知道或者不相信医生的忠告,以为好了和原来一样就没事了,擅自停药造成恶果。
对于这两个方面孰轻孰重,好象一直有争议。其实不过是因为个体差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感受不同,各人找到对自己有效的适合的方法就好了。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