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青少年心理问题必要时可用药物治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19:33

  在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柏晓利的诊室,经常会有被家人强迫带到诊室看病的孩子,这些沉溺在悲哀泥潭中的孩子大多是选择放弃生命。他们要么让自己自生自灭,要么作出杀死自己的决定。柏大夫说,此时此刻作为医生她深知孩子的内心深处对外部世界已充满不信任,知道他命悬一线。此时,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支撑物,让他抓住,不要再继续下陷,而可以帮助他,让他的状态有所改变的方法就是要靠药物治疗。

  专家说,一个长期陷于抑郁状态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内心的活力是逐渐被抽干的。客观地说,他身体内部的血清素或其他快乐物质是逐渐耗竭的。就像一个工厂,他已经没有了原料维持生产,你要让他起死回生必须从外部给予他所需要的能量,这时,药物能够帮助他。青少年抑郁症(childdepression)是发生此时期的以持续心境不愉快、情绪低落、悲伤哭泣、兴趣减少、活动减少、迟钝、少语、失眠、食欲减退等为核心症状。少数病例可伴有其他不良行为。有些孩子的抑郁情绪还可以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如烦躁、坐立不安、激越、易冲动,甚至毁物。儿童抑郁可能是多因素所致,包括遗传因素、生化代谢缺陷和环境因素等。

  儿童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情绪恶劣及自我评估过低;下述8项症状中具有2项或2项以上:攻击行为、睡眠障碍、同其他人的接触减少、不愿上学、成绩下降、躯体主诉、精力不足、食欲和(或)体重改变;这些症状能说明患儿的行为较平时有改变;症状至少持续1周以上。

  柏大夫说,近年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目前用于临床的有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等5种。它们不仅主要用于治疗抑郁障碍,也用于治疗焦虑症、强迫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食障碍、孤独症、自伤和遗尿等,且疗效肯定。与非特异性受体阻断抗抑郁剂(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剂)相比,其不良反应少,服用过量时相对安全,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等的一线药物。当然,药物治疗可能仅仅是权宜之计,坚持用药要超过半年。道理很简单(“工厂”整顿恢复生产要时间),我们将孩子拉上岸,拖出险境,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看住他,因此我们必须从问题的起源帮助他,帮助他修复创伤,看到生命中有意义并且值得他为之努力的目标,这就是心理治疗。

  主动走进心理门诊的青少年,医生能够给予心理干预,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而那些不肯走进诊室的孩子,往往是他们的家长已经丧失了权威性。这些家长多已陷于走投无路,求助无门,焦虑不安的状态。在心理门诊医生常常会看到家长泪流满面,痛不欲生的场面,作为医生不难想象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家长天天陷于和孩子的冲突之中,内心深处可能已经绝望。对这部分家长给予及时的心理援助也是十分必要的。

  专家提醒,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应该拒绝药物治疗。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