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要认识心理暗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17:12

  “望梅止渴”的故事说的是成百上千、疲惫不堪的士兵,听到前面有一片梅林,即口中生津,焦渴缓解,这就是语言暗示产生的生理反应。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试验:在接受试验者的皮肤上贴一片湿纸,并被告之这是一种特殊功效的纸,它能使皮肤局部发热,要求被贴纸的人用心感受那块皮肤的温度变化。十几分钟过去后,将纸片取下,被贴处的皮肤果然变红,并目摸上去发热。真实,那只是一张普通的湿纸,是心理暗示使皮肤局部的温度发生了变化。还有一个试验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一位化学老师声称要进行一种气味传播速度和嗅觉灵敏度的测试:老师把瓶中有色液体倒了几滴在讲台的棉花上,随后满脑厌恶地躲开了。很快,学生中许多人,特别是前排的同学说闻到了恶臭味,后来最末一排的同学也说闻到了恶臭味,有的学生说自己嗅觉不灵敏,什么也没闻到。实际上瓶中装的只是加了颜料的清水,什么气味都没有。闻到恶臭味的人都是接受了心理暗示。

  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与神经类型是不同的,对暗示的感受程度和结果也就不相同。人从气质上来分,有胆液质、神经质、多血质和黏液质4种,大多数人又同时具备这4种气质类型中的几种类型。胆液质型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而黏液质型的人对心理暗示的反应较慢。大多数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年人和儿童比青年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出人意料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语言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的作用。

  给予暗示者的权威性和受暗示者对他的信任度,对暗示的结果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这也是人们对一种功法或偶像的信任度,并会对其“功力”修炼的程度产生巨大影响。前不久被揭露的,就是利用善良的人们渴望能获得身体健康而人造出亲眼可见的“神”,引来不明真相人的盲目追逐和崇拜。邪教-正是利用了心理学上的心理暗示法。

  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疗法,有科学的基础和功效,对一些心因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口吃、厌食、哮喘、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积极正确的暗示疗法,通过调节人的神经内分泌,可以促进脑中有益的激素分泌,增强人的身体健康。而恶性的心理暗示,不仅不能医治疾病,反而会使受暗示者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出现幻听、幻觉和幻视。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运用积极、恰当的心理暗示,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良性改变,疾病症状消失,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